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偏鄉教育二三事

偏鄉教育二三事
最近偏鄉教育是教育界很大的話題,很多人大聲疾呼,教育部也提出許多方法,但是有到位嗎?當教育還是在政治的管轄下,偏鄉永遠還是選票少的一邊,這一個問題真的有解嗎?

一、行政的問題
統合視導與不必要的訪視評鑑的確是造成行政負擔很大的比例,但我覺得人員更迭頻繁,太多時間浪費在學習與除錯才是最大的問題,當學校行政人員經驗無法傳承,縣府教育部承辦人更換頻繁,政策被扭曲,修正補件都讓教師的熱情空燒,眾人的時間空轉,再多的熱情也會消失殆盡!訪視評鑑如果不能找出合適的KPI,又會讓人做盡paper work的無窮地獄,另一方面校長與行政人員更要能判斷何種計畫是重要的?那些作為是無效的?資源人力時間有限,要能精準的整合計畫或判斷對學校最需要的計畫再去做,而非照單全收!謀定而後動才能做出好的作為,否則就只是刺激-反應的反射動作,看不出成效,只是瞎忙!
計畫整合也是一大問題,就以精進計畫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而言,兩個計劃都是很棒的計畫,都是為教師精進與專業成長設計,但是計畫分屬國教署與師藝司,兩個計畫總有相同與疊床架屋的地方,其實透過精進計畫,讓教師專業成長,配合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進行專業成長檢核,PDCA模式整合兩計畫是很棒的方式,但是在教育部就無法整合,到縣級層次再到校層次,再好的計劃與美意都會打折,到部內開會也提好幾次,但是總石沉大海!
教師不兼行政真的好嗎?行政是服務教學的,教訓總輔四處室其實跟教學都息息相關,老師都不兼行政,就算總務處都是由專職行政人員負責,採購的東西無法合乎教學的需要,蓋出來的教室無法符合教學需求,那不是又是一場悲劇!大家談課程與教學專業的同時,教育行政與學校行政的專業也是很大的必需與重要性!

二、偏鄉教師人力與教學正常化
這一部分我景仰的王政忠老師已經提出很多次,我再炒炒冷飯,其實這一個問題也可以部份解決行政人力的問題,其實偏鄉師資原本就有問題,加上扣稅減課方案後又更惡化,當減授鐘點,學校只能找鐘點代課教師,以國中現有編制而言九年一貫各領域課程編排,大約要15班以上學校才能達成各領域科教師配齊,偏鄉原本就不容易找老師,即使是領月薪的代理教師, 對偏鄉而言,其實6班以下學校國中每班配置3位教師,10班以下配置2.5位教師,15班以下多配置1位教師,其實就能讓學校教學正常化與減輕負擔,因為現在偏鄉是找不到代理代課教師,所以校內老師要兼行政與兼很多課所以負擔太大,至少做到不兼課,那老師就可以比較有餘裕!例如6班學校原本12+1位編制,變成6*3=18,其實各領域教師都有,各班每周35*6=210  210/18=11.67,扣除行政等減課,老師是不用兼課的,不兼課就能做好教學正常化與行政,只是昨天會議部長提的還是國小的編制!沒看見國中的對應策略!
教學正常化應該在教師員額與科目編制足夠後,列入很重要的視導事項,透過駐區督學,有經驗理念的退休校長老師,到校查核日常教室日誌,巡堂紀錄,作業,師生訪談,就可以知道是否正常教學?我覺得這一點是教育部要硬起來的,真正落實教學正常化才是學生之福!但是未能解決偏鄉小校教師編制問題,教學正常化無異是緣木求魚!

三、升學制度與補救教學的問題
就如同本校傳峰老師在偏鄉教育論壇提到的觀念相同,如升學制度還是以台北看台灣,以都市看偏鄉, 那偏鄉永遠還是偏鄉,孩子是很難翻身的!教育的社會階層向上流動就不見了!只剩下複製!當孩子的未來希望沒有了,兩極化造成的對立越來越大時,社會會安定嗎?向五專的入學,原本全國分三區的分發,讓孩子在縣市分發區的高中職外還可以多一個適性選擇的管道,但是技職司粗暴的運作,逐年進入各分發區,許多偏鄉孩子想念護專幫助家中經濟的夢想也慢慢消失,因為管道變小變少了,原本可以到外地就讀長庚,慈濟護專的孩子,因為名額就近到分發區,讓這一些孩子是無法圓夢的,當然協助家中經濟的想法也就落空,不要說向上流動了,連安身立命都很難!
補救教學,其實是國小一直到國中都很重要的,去年本校國一學生89,13位個位數加減法不會,魏式量表檢測也無法進入資源班,數學老師花了一年時間教會除法,已經很棒了,但是小學六年空白國中三年補得回嗎?這幾年補救教學已經進步很多,但是在各學習階段,單元內補救教學概念如過未能進到老師教學的課堂內,有效教學無法落實,補救教學只是龐大的燒錢計畫!


教育是很重要的事,這是這幾年在偏鄉學校服務的想法,我們只能在政策中去尋找有利孩子的方向,但幾年努力下來,我們都不是政策的思考元素,我們不求進入名校,我們只求給偏鄉孩子一個希望,可以安身立命的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