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105.08.17-21個人日本參訪行part7-國立科學博物館

105.08.17-21個人日本參訪行part7-國立科學博物館

東京國立科學博物館是本次參訪最後一站,前一次參訪都從旁邊匆匆經過, 這一次也安排參訪科

學博物館也看看日本科學教育的部分!

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創建於1871年,上野現址為1930年建成,新館為2004年完成,進館入口在地下

室,速乎許多在上野的展館入口多位於地下室,在自動售票機購買入場券(620日幣),進入館內參

訪,館內分為日本館與地球館,日本館在舊館,地球館在新館,參訪日本館的感覺蠻像在台北228紀

念公園內的台灣博物館,日本科學館門口有D51,我們則有騰雲號,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要對應的

話,日本館可以對應台灣博物館,地球館可以對應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










先參訪日本館,主要有5個主題展示區域,可分為:日本列島的素顏+日本列島的孕育+日本列島的

生物+日本人與自然+日本科技研究,在這一館可以看見日本博物館將在日本列島所有自然與科

技用自學的展示方式,我很喜觀他們的展示方式,很視覺性且簡明,當然又看見許多在館內進行暑

假作業的學生與家庭親子團,在日本列島素顏看見日本氣候,周邊海域與地質的介紹;第二區日本

列島的孕育看見了日本列島各地質年代化石與演化的展示;第三區日本列島的生物看見了日本

生物的演化+分布+島嶼生態學+氣候對生物影響,很有系統性的介紹;第四區日本人與自然有日

本人的起源演化與生活,包含稻作與生活方式等,第五區日本的科技發展,可以看到日本科技研究

史,以天(天文).地(地質).時(時計).微(顯微鏡)等四大項作為科技研究史的說明展示,也可以看見

日本對自己自信與喜愛!
















































轉往地球館,觀點轉成以地球的方式來敘事,共10個展示區,大概可以分成地球的演化生物分類與

環境變遷,另一部分也是科技發展部分,但有一部分也是偏重在日本科技發展與歷年日本獲得諾

貝爾獎科學家的介紹與手稿文物展示,在地球演化上可以看見演化步道,與台中科博館外演化步

道類似,但是日本的標本收藏量實在驚人,也有企業家收藏捐贈的部分,這一點國內的展示就數量

少了許多,現場許多實物展覽包含美國贈送阿波羅太空船帶回的月球岩石,還有互動式的操作設

備,印象最深刻是一個模擬望遠鏡的設備對準牆面宇宙圖,雷射對準的區域在望遠鏡內可以看見

該區域的天文照片,增加參訪人員更多參訪的樂趣!重實物的展示讓參訪人員更可以很快了解要

說明概念,這是讓我最有感覺的地方,可以完全自學的博物館,是最棒的學習場域!

還有日本歷年的諾貝爾獎得主介紹,手稿論文等,更是增加只有文字說明版的溫度,更是讓國人認

識本土科學家的豐功偉業,同區也看見國立科學博物館的目前研究人員研究概況,也是很好的宣

傳!

參訪下來可以看見展館與硬體其實不比台灣大,但是展示的規劃與自學性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