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5.31上午參訪千葉県八千代市立高津中学校,學校規模24班學生800多人。隨即進入班級觀課,我只停留在生物課觀察想仔細看看整節生物實驗課的教學,教學老師是小柳綾香老師(教學資歷第三年)還有一位觀課男老師(該校第一年任教)。該節課是植物維管束觀察,教師取蘆筍(單子葉)與繡球花莖(雙子葉)在紅墨水浸12小時後,上課切薄片讓學生利用放大鏡與顯微鏡觀察被染紅的部位,同學將觀察紀錄寫下與畫圖。不同於台灣實驗教學,日本教師在實驗中不會將答案說出,只是要學生個別將觀察的紀錄寫下,再小組討論。在台灣會因為上課時間老師常常會將結果在黑板畫出或告訴同學答案。教師會到各組巡視與指導,約20分鐘後教師會拿印章到各組查看學生學習單紀錄,已完成紀錄老師會逐題蓋上印章,代表該生完成紀錄!未能完成同學教師也會鼓勵他盡快完成。在班上同學完成前三題觀察紀錄後,老師要同學集合到教師實驗桌前,切白蘿蔔(根部)給學生觀察,在莖觀察後加上根的觀察,讓學生透過觀察更能了解植物維管束構造。觀察學生紀錄也能發現學生詳實紀錄實驗觀察結果。課後也與小柳老師簡單交流:告訴小柳老師台灣的觀察材料多用芹菜,也請教她實驗材料取得方式與紅墨水浸泡時間。
教科書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ybJMzF4VcaGUP7PEL0OGpA5az5AjFXRefTabPXzVf90DC4N09sdMnvL1d9fwSw0cnY932cxwb2hN1tvzO1qWR4rYNg9Q_qIhejv2L3tWzGF7DnE-hpQBMepdCmQQT1nBoFfDo8xJAMBM/s1600/upXCgoJ73u8w19LWG0yceA.jpg)
繡球花葉片浸泡紅墨水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AN70VLCA-haciGqy8xCiQL2QGxAv1ZWWFkiLPkEI8Lkpi5RitGDAApXygPZiAiETzVfbvi9mDaq68pv8jzBhHLucHWMk0jVSpOqVs3qcoDMQMfHQL4-QAFf3kkCfQ1t32yqFYrhMj5XU/s1600/_efqMYmbXL2ql6umq5rSEg.jpg)
說明實驗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Odgu_Quk5M40m6MlgqbWn7S3LOCxjzjM32cdt_xitdv1nfy-YS5ni3IK9VEuL9wHl8dixPvtqtMOzCT8571RSHEcN-Hsm3WbYNhqAuLpl3hIK2DlfuFlnqPf4e0ATk63Wzw02elFFaLc/s1600/foBlGMyHnvNDRtxlnOHR_A.jpg)
左起蘆筍縱切,蘆筍橫切,繡球花橫切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aaB2x93y1t1pTNB1Z12Dm2Z9P5-4ZRurZh1KbWPU4eyB4-m4xzZDyABYxq2NR_z4hjmbonsICQmuYBIQly72e8PjPGkBCPbJAGO0CtT2aBc7ttAOTSwW762rX67Y3puHH1iRWiYH_tRI/s1600/kCN7poVRp8J5.Su6SDNYMA.jpg)
學生操作實驗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Wwuogm0TTwvcvY6Ulr_Gp6qpvCdamiEb5Qucae4ZuVfym67BUDpIIWA-9FMsvKzk2PIMWdcSBe506Q0GOrZ3LL-P_zNI8lCFZdi_CkqOAIoVuEVVLzUyXivu1evwkOjAl9Nj1COniZBU/s1600/VhOYjTCar.5c8Fcwm3YNcw.jpg)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oaqG0tdH71GAsWH0QCX_SE_YAaeSnZ-5U6h7GO4pbLvD2btEKB11RiuhEOFhNZOIaMjMMyMiHKVLj2zGT-NS308vimwHvhKdp7vowoSPPQODiuFZMs9qFDWQFHc7jnyIbE50xux3Z71c/s1600/DQLchMzyRI_57EN2h66OKg.jpg)
學生紀錄,教師檢核通過蓋一個印章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oyNDVHqd44XUMZhul30pcvO9lrhc3Y_q-vwMVnp-b3Yp6gbPwc5Rfjvk1E9fg2R_PChbo3AZFG6Yger2LnwZInDUWTnPjh9dSvDleRdTDhrZ7izEg7WRbNfPUbW_8g0dAkAt6FDlFCb8/s1600/HfkmIHu1QGJzHAB3_YYzWg.jpg)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fAUhNk1tzDJdYYZl_FIW1Ywy0nLv-SvMI1fRnjdjETn96jAsuoEZ1TkuAiVzvwMXsOLyalE_iGt22DPkJHxum4BgOr4zeA81PkY-n4eb76NlevS7p9NEmVE-u5EkgCjI6Lj9Yk3ysbos/s1600/pVbWSWmTdkhRbwObBAaNeA.jpg)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kwvgCn1NLVQTjclBQM8kZ09tpnFmpRV5mzSQqFnWUK28OErA9UGNeti3FTKHp-8HWOo45GbY_nYHzmPY6R59S8Mboni3NjzIrV5D0-4hBHnjyGo5XthGI_cx9p-Xk0P0-j-dP2O_r6OM/s1600/_ym8jGOWsgiB.Q9Zmvf25A.jpg)
示範蘿蔔切片觀察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30-Mbq8gBg-50_hmdKN1Jl-cxGCqIOdoEH0MRQic8m-TY4GFecLtjbcNg2VnoFuY7DiDijHBe_AeiiRQD6DMGLluruGAcREaERsXBqVimzOg3KjR9KPMJ4O-VAQG98H3B8kR8G9Zf-2M/s1600/4TCtVyzbt84GWKo6zzcXVg.jpg)
蘿蔔浸紅墨水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8HOHYk8-oL5-CX_YoFy4Xpo9CpVHHAbBNxKiD_zcoQ7rYjM819EXerqiA9Aruns8Mf-m1Jt_qzDVCK32Rt8d_DzmkGNJWKVo-BhvqjXm_txUYCXsLg2FRLhR2Nd6czYH99vh7-YLHdjU/s1600/q2qQEWENsvAx6YWvh3U29w.jpg)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oeqKMTom1EXyDmBe0dPU7v3-nKy8JVkg6KhT9WXwcZzKW5keDJomfthC0H2b97jWkteF-CajlZIZQBTNgCiwsTNmid9c3KVlj6rQ7SF2eLoXjrF4DnfTrTtl9jIaDVp-96bs7Wc4j4Q8/s1600/aujP2v0J3S7Y4n6n3T1naw.jpg)
學生筆記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Lttbhzvu8qL1MOiUZLGxHiZxzn58EwDzNXWDJh2WQLBqE5w49m5CCUk3B6UhfEQlzafDZneeLRSDV1llsrZzLnKB3Uc1JrYX6sHO5oRpjMLudVJojLxgieWSmTWr8Bu94LH6ff-Jvzc8/s1600/xRW_UALuQr7rgxxnO.aCjA.jpg)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_mvhnMXj4R_2dFtXF928Gxxa46EX0CaEqH7Ocs2YnzyvonehwjVqmdBFoNSB9dyeZ_Yq5EVWO5-c7ssxUi-bLL8EdQun1Rw8lknoen5crkIdTq5MyYfCP1aPMeefe3LyeyzpuqyPkwmA/s1600/pNKZcJGhZMbeUQyXnBFMLQ.jpg)
課後請教小柳老師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YQRcjGuBKRIYHoNNvBMVkNCf3FI6zhHegq3wnUdAHwiH0iW3BlrTtiWeA6UkHq7xi_-osXlWygllukgOxuaCaC80qZjkoRfergQtAwQWnh2WD99AUcO_3XyEYXLY9HXnFDj8onSIbmN4/s1600/kTAqNFr3qnkZu45Fmzuedw.jpg)
觀課後由校長太田公昭介紹該校,該校教學目標為自學能力之培養,也有多元社團。2年來學生評量與教學研究該校均多有著墨,該校也是平成23與24年度學習評量研究指定學校,也做研究成果發表會。
研究部分由研究主任平山先生報告:本校的研究就是學習評量,希望從這評量發現學生是否有達到教學目標,根據以往五四三二一的分等級的方法,看學生達到那個標準,培養學生思考跟表達能力很困難,所以希望透過各種教學與學習活動找出一個合適的方法提升學生的能力,這就是教學活動設計的重點。
平山主任報告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xZQrz17i5ByGVqCjfn1PrWHAsieBM9e5JQFF7t2e-nNYAs7qTEoN_Mlxm0CeFxZr7ZN2O_7LgHVxKDmlGuRQxtQf4y-kVbIZhu6XSC953kTM-CUHx3Rt8jsozB7m_I5Sq1RRly3do4Ok/s1600/Ir8sffshhCOxVsVBTA.t7Q.jpg)
先訂定一個三年的標準體制,學生的生涯教育如何導入,主要是依照文部省的手冊來規畫,
於是學校內在各學年就設計了各學年發展的課題,例如一年級能和他人相處,二年級能影響他人、三年級有良好人際關係。
學生生涯教育與學科學習結合,讓學生能內化學習動機,語言能力提升更容易提升學生學科能力。
教師教學的必需考慮三個因素:教學現場的場景、適合該場景的評量與生涯教育學科教育結合的評量規準,一般理科的呈現不容易成為目標,所以理科的重點在於教學活動的呈現。
教學活動的流程必需呈現:教學目標、如果生涯教育與學科教育關連性不好的就重視學習活動。該校沒有特別做校本的評量標準,因為文部省都有評量方法的手冊,還有教科書出版社也都有製作評量的規準,所以有滿足多數規準的達B級,全部滿足的就給A。
以國文科枕草子為例子,教學目標、學科目標:從各季節想要一個關連的用詞與培養瞭解同伴的立場的能力:
小組的討論就可以進行這個活動,從教學活動中,同學的話彼此都可以傾聽,把談出來的內容填在學習單中就滿足了B,如果要拿A的話除了聽懂別人的想法外還能加入自已的想法。經統計發現評量的狀況學生得A有19% B有78、C大約3%。如此可以簡化老師評量的方式,而不是像以前需一一核對能力指標。
以理科的部份以脊椎動物的分類為例:教學目標是思考、表達,教學活動就是可以說明、了解動物的樣子,經由互相討論後把動物進行分類,能不能達到教學目標就看學生情況,
結果評量標準發現達到A與B的有88%、C 12%(需進行補救教學,利用課後時間)
此外也發現互相討論是有效達到教學目標,因為全員都有B以上。有些可能原本不知道,但透過討論後,也許就可以達到B。
其實重要的是老師與學生都有意識到想要學生發展的願景,以此設定教學目標,為了達到目標就會設計相關學習活動,未來的課題:教學課程中做評量的最佳時機將是我們很重要的課題。
座談會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IiyV6Y4ZfJdow3Tn1d3uOx7SRSk08x000dBu9HLtTMQBLoBh6XcGN2xA1pFn0hFhLfKhkTCFywjOXxkH2iLVZfh1qgmeAmw_r6FgJA63vuek45__qzxbaTo3ueYYVq2a6XKuBJ0tv9Do/s1600/pjuGsyqNbpbNG5TL6SlIhw.jpg)
問題與討論:
問題1:過程我們看到老師,發現學生可能記錄錯了,老師也不會直接給予正確的答案?那什麼時侯比較適合給正確的知識?
回答:有各種不同的做法,首先第一個讓小孩從活動過程中自行發覺,如透過情報的交換,讓他發現自已的結果怎麼跟別人不同;或與別人的討論,發現自已的問題,可以藉此修正。
問題2:有新進老師到生物課觀課是學校要求的還是老師自願的呢?
回答:老師是自主性的觀課。剛好有二個來做這種研究的學生老師有二位,這二位老 師是有 教授指導的,因此只要有空堂的時間是可以去看別人上課的。
問題3:如果課堂上有學生還是無法到? 那 老師會再進行補救教學嗎?
回答:首先要先知道為什麼是被判定為C的原因,是實驗結果數據不同,還是他表達能力不好,那就要給予適當的支援引導,通常聽了別人的意見,就不會把自已的意見表達出來,因此引導很重要;因此老師要能做確認。
問題4:學校是重視生涯態度的培養,但剛剛的觀課好像沒看到老師的評量?那是該怎麼進行呢?
回答:首先一種方法是透過問卷,在資料中沒有準備問卷給大家看,但事前的問卷是有的?事後也會給問卷調查其學習意願和態度是否有提升。給大家黃色手冊上的第十頁即有,讓學生進行自評。
問題5:學習成就有五個等第,那在評量A or B上面的分辨會不會有困難?
回答:如果一開始就把五四三二一等第放在腦子要達成當然很難。在日本的話,如果有四個觀點,情意科學思考技能、知識技能,如果這四個都是A的話,那就是5等第,評量其實是不容易的,因此剛給大家的例子,是算是簡化的一種評量方式,如剛剛說到的,能理解別人的意思是B,能加入自已想法就是A
問題6:學生是否有回家作業?
回答:一般來說上課都沒有提示功課,但是有練習題的作業簿(補充學習資料),一般來說都會跟學生講只要講完這個單元,就要寫作業;但定期考之前會再檢查學生是否都有做。一學期有二次的定期考查。
問題7: 那 老師要改學生的作業嗎?
回答:老師是不批閱作業的,這是學生自已填寫。
問題8:剛剛觀課的化學課老師,是否有達成今天的教學內容?
回答:一般來說會看小孩子的學習行為,討論的過程中,看是不是每個小孩子都能講出今天上課的重點,依此進行觀察。
問題9:今天做的實驗動能碰撞似乎不是課本的內容,這是老師額外進行設計的嗎?
回答:因為今年改版,去年的教科書有這實驗,因為覺得這個部份很重要,因此還是有導入這個實驗。
會後經過該校配膳室,觀察一下營養午餐,發現日本的營養午餐都是學校自辦。
餐車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C5dSW67enVKj_Rtx2bYIDUELEbqMNn_yKExh0J10ygh4UbbwWGk9U8WvKoWPLtbRwG4Icuzb3u9dCDEp_cxVB5zfq111Hx3zktDjmc8183yYCS3BcV-FB7PGIvTZ5HAz9i_ImtyfCsa4/s1600/v2RB1AQz0VJCrOksKf4nOA.jpg)
參訪過程發現日本教師在課程規準內的自由度是比臺灣高,加上社會對學校的觀念是進行正常教學,升學補習是補習班的任務,讓老師在課程與教學上更為自主與專業,更能在學生學習中投入更多的心力,而非只是讀書考試的填鴨教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